徐志摩情詩范文

時間:2023-03-28 00:13: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徐志摩情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徐志摩;愛情詩;意象;情感

徐志摩詩歌中對愛情的追求讓人感動中敬佩,他的愛情詩歌玲瑯滿目、優(yōu)點很多,尤其在選擇典型意象折射情感方面獨樹一幟,可圈可點,這種獨特的意象選擇讓其愛情詩歌更朦朧,更有意義,更高妙地表達自己的隱秘的心緒。

一、用墻等意象折射對愛情的追求

徐志摩曾經用墻這個意象來表明自己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镀鹪煲蛔鶋Α肥切熘灸矍榈淖非笫难?,所追求的是陸小曼,詩歌中徐志摩用墻這個意象來代表兩個人的感情,這堵墻如鋼似鐵,能抵擋外來的干擾。用蕉衣這個意象代表愛情,來包裹著心,不僅與平常人一樣愛的真,還比一般人愛的更加熾烈。芭蕉樹是有心的,沒有了心的芭蕉就會枯萎,對于詩人來說,愛情是生活必需品,而不是調劑品。

我要你的愛有純鋼似的強,

在這流動的生里起造一座墻;

任憑秋風吹盡滿園的黃葉,

任憑白蟻蛀爛千年的畫壁;

就使有一天霹靂震翻了宇宙,――

也震不翻你我“愛墻”內的自由!

――《起造一座墻》節(jié)選

在半封建社會,追求一個有夫之婦,是被整個社會唾棄的,但徐志摩堅信真愛無罪。他遭受了諸多的磨難,仍舊高擎著真愛的大旗。詩人在這首詩里展現(xiàn)了他的大無畏的愛情精神,為了愛披荊斬棘,為了愛沖出牢籠,詩人在現(xiàn)實中的愛情也確實經歷了許多的牽絆,受到了許多折磨,在沒有愛情土壤的情況下,他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二、用雪花等意象折射對愛情的禮贊

徐志摩用雪花來對愛情進行崇高的禮贊。徐志摩和陸小曼在北京隨著接觸的日益著增多,感情也逐漸加深,最后陷入了愛戀的漩渦,浪漫的徐志摩為陸小曼寫下詩歌。在這甜蜜的愛情滋潤下,徐志摩往日詩歌里的憂愁和傷心都被明快的色彩取代,1924年的《雪花的快樂》就是其代表作。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時我憑借我的身輕,

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

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融,消融,消融――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雪花的快樂》節(jié)選

在這首詩里有著豐富的想象,徐志摩把自己比作一朵小雪花,在空中飛舞,在空中不停地飛著,就像戀愛一樣眩暈和熱烈,詩人在詩歌中再三強調自己飛的方向,雪花多情,但不隨風而舞,而是執(zhí)著于自己的目標,它避開了幽谷,避開了山麓,也避開了荒街。這首詩里充滿了愛和自由、快樂。柔波,朱砂,都是美好的,讓人心馳神往,不能自已,戀人相會,如同神仙眷侶,一切都是那么都是美好,一切景語皆情語,徐志摩用典型的意象把難以言說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出來。愛情與意象都有了高潔的品質,雪花代表著純潔,愛情代表著美好,用雪花的意象表達出愛情實現(xiàn)的歡樂。這是心靈的花火,是明麗的靈性。

三、用新墓等意象折射對愛情的憂傷

1923年,林徽音不辭而別回國,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希望破滅,寫下《希望的埋葬》來訴說自己難以言表的憂傷。

我唱一支慘淡的歌,

與秋林的秋聲相和;

滴滴涼露似的清淚,

灑遍了清冷的新墓!

我手抱你冷殘的衣裳,

凄懷你生前的經過――

一遭不幸的愛母

回想一場撫養(yǎng)的辛苦。

我又舍不得將你埋葬,

希望,我的生命與光明!

像那個情瘋了的公主,

緊摟住她愛人的冷尸!

――《希望的埋葬》節(jié)選

徐志摩萬分難過,用新墓、冷尸等意象發(fā)出哀哀切切的斷腸之音。希望是如此的渺茫,結局使他悲痛莫名,他舍不得林徽因,但林徽因是如此絕情,他們的愛情變成了尸體,只能被埋葬。

四、用風等意象折射對愛情的迷茫

徐志摩用風的意象來折射自己對愛情的迷茫?!段也恢里L是在哪一個方向吹》寫出徐志摩的迷茫,徐志摩而對自己歷經艱辛追求的理想愛情,到頭來帶給自己卻是無盡的傷痛,他迷茫了。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她的負心,我的傷悲。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在夢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風

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我是在夢中,

黯淡是夢里的光輝。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節(jié)選

這首詩歌里,徐志摩用風、夢等意象訴說著自己內心的嗚咽,微波似的輕煙似的情緒,完全是個人感情生活的投影。妻子的日益墮落,流言蜚語漫天,他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內心的苦痛濃的可以凝成水了,心碎成了雨點。

徐志摩的愛情詩主要是寫給林徽因和陸小曼的,給林徽因的以追求和失戀為主,給陸小曼的有追求有熱戀也有傷心。不同時期不同情境下,徐志摩的情感是不同的,這些情感特征借由一些典型意象折射,他的愛情詩歌情感像天上星,時而明亮眨眼,時而隱秘無蹤,如果要了解徐志摩的愛情詩特點,用意象來切入,不失為一個良好的方法,用意象做指南針探究它們的象征意義,可以得見徐志摩在愛情詩歌方面投入的思緒和情感特點。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傳統(tǒng)敘事模式;應用

在過去的幾年里有一部電影成功的打破了7億的票房紀錄,一舉成為華語電影的黑馬,那就是由趙薇導演改編自辛夷塢同名小說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這個小說主要講了一個名叫鄭微的女孩在大學到工作的經歷,有人會問為何一個如此普普通通的故事會取得如此優(yōu)異的成績,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電影《致青春》讓社會上的很多人想起了很多學生時代的回憶,同時這部電影的敘事結構不同與其他的作品,這部電影采用了傳統(tǒng)的,循規(guī)蹈矩的線性敘事構架。這種構架比那些繁雜,跨越式的非線性構架更能直接的表達電影所蘊含的內涵。觀眾會不知不覺的跟隨電影回憶起自己的大學時代,不由自主的去懷念自己的青春往事。

一、敘事電影的應用意義

電影就是通過講述故事來表現(xiàn)藝術的手法。隨著我國電影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電影敘事方式也越來越豐富。無論敘事方式如何多樣,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敘事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傳統(tǒng)和非傳統(tǒng)敘事方式,換句話說就是線性和非線性敘事模式。線性敘事方式就是按照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順序進行講述,遵循故事的開始――故事的發(fā)展――故事的――故事結尾這樣的模式進行,將故事的因果關系作為推動故事發(fā)展的動力。運用傳統(tǒng)敘事方式的電影,主要以故事情節(jié)構架作為主體,其中應用最多的就是戲劇沖突結構模式,這種模式讓觀眾在解析電影時可以做到有據可依,能夠簡明扼要的抓住電影中的要領。

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敘事模式解析

《致青春》這部影片主要圍繞鄭微學生和工作時代的經歷來敘事,滿懷少女心的鄭微,為了追隨學長林靜的腳步考上了同一所大學,由于林靜的出國,鄭微的少女心破滅,只能將這份愛深藏心中,后來鄭微與陳孝正發(fā)展為情侶,但是最后陳孝正為了自己的前途也放棄了鄭微。多年之后,事業(yè)有成的鄭微依舊懷念著那個懵懂的年代。該電影以現(xiàn)實敘事模式為主,只是在開場應用了浪漫童話色彩的表現(xiàn)方式,將鄭微的成長經歷按照傳統(tǒng)的敘事模式一一呈現(xiàn)出來。這部電影時長133分鐘,電影時間跨越了七年,前四年大學生活,后三年的工作生活。這部電影包含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講述的是無憂無慮,追求浪漫的學生時代;第二階段就是參加工作后的不易和無奈。這種傳統(tǒng)的敘事方式雖然有按部就班的意味,但是與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有一些相似之處,使觀眾產生了深深的共鳴,告訴觀眾青春已經消逝,在人生的道路上終要學會改變自己。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都采用了傳統(tǒng)敘事表現(xiàn)手法,兩者可以相互轉化,這部《致青春》除了結局與原著小說不同,情節(jié)方面并無改變。但是電影和小說作為兩種不同的敘事手法,在敘事方式和故事設定上存在一定的差異,電影更加突出了傳統(tǒng)敘事模式的應用,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充滿韻味。

三、《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魍承鶚履J降撓τ迷滌

趙薇拍攝《致青春》選用傳統(tǒng)敘事方式,其緣由大致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方面,《致青春》是作為趙薇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在電影中,趙薇沒有融入商業(yè)化色彩,沒有當紅的影星,沒有大投入和宣傳,也沒有復雜和精美的特效等,與傳統(tǒng)意義的文藝片不同,只是通過簡單地敘事傳達深層的含義,側重表達人性、社會和為人處世的生活哲理,將自己對青春的理解和感受寫入其中。這部《致青春》,趙薇將懷念思想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使觀眾通過電影就能輕易的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在校園場景的處理上,真實地再現(xiàn)了70和80后觀眾的校園記憶,也激發(fā)了90后的觀影興趣。該影片無論對于哪個年代的觀眾都有著深深地吸引力。這種傳統(tǒng)的線性敘事方式,使影片更具魅力。另一方面,作為女性導演的趙薇采用傳統(tǒng)的敘事方式拍攝《致青春》也具有一些個人色彩。這部電影的導演和編輯都是女性,女性都是感性的,對于情感的處理更加細膩,男性導演進行拍攝時比較看重情節(jié)、戲劇矛盾和畫質等,而女性導演則更加側重于人物內心的情感表達。我們從電影中不難看出,她的影片情感設定并不細膩,反而大膽潑辣,鄭微這種敢愛敢恨的性格正是有著導演趙薇的影子,電影《致青春》所取得的成績和趙薇的個人魅力是密不可分的。

參考文獻:

[1]許鵬. 解讀新媒體時代的電影營銷――以《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為例[J]. 藝術科技. 2014(06) .

篇3

【關鍵詞】資產配置 Black_Litterman模型 文本挖掘 市場情緒 網絡爬蟲

在選擇金融產品進行投資時,普遍采用自上而下(Top-to- Down)的研究方式。在選股方面,首先確定資產在行業(yè)間的配置比例,再在各行業(yè)中進行個股選擇是常用的方式。本文旨在Markowita模型、Black_Litterman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一種利用文本挖掘方法挖掘輿論熱點,得到市場情緒作為觀點矩陣,繼而得到資產在行業(yè)間的配置方案的方法??朔薆lack_Litterman模型存在的對分析師主觀態(tài)度難于量化表示的缺點。

一、Markowitz與Black_Litterman資產配置模型

(一)Markowitz資產配置模型

Markowitz在1952年《PORTFOLIO SELECTION》,在論文中提出了均值-方差模型,這篇論文標志著現(xiàn)資組合理論的開端。Markowitz理論的思想基礎是:把資產投資收益率看做隨機變量,研究其期望與方差。Markowitz資產配置模型基于五條假設:證券市場具有有效性;投資者是風險厭惡的;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選擇的依據是投資收益率的概率分布,而這個概率分布是可知的;用期望收益率衡量未來的收益水平,用方差衡量收益的不確定性,即收益的風險;市場是無摩擦的。

設市場存在n種風險資產,將第i種風險資產的的收益率記為ri,r=(r1,r2,…,rn)’,期望收益率記為μ=Er,資產間的協(xié)方差矩陣記為Σ,Σ=Var(r),無風險收益率記為rf,n種風險資產的投資比例為ω=(ω1,ω2,…,ωn)’。那么資產組合的期望收益率為μω=ω’μ,資產組合的風險為σ2ω=ω’Σω。

那么,當資產組合中僅存在風險資產時,均值-方差模型記為:

當資產組合中可以存在無風險資產時,均值-方差模型記為:

使用拉格朗日乘數法則,可直接求得上述均值-方差模型的最優(yōu)解。投資者可以依據個人偏好的無差異曲線找到對應的最優(yōu)組合。此模型同時表明,最優(yōu)組合的選擇往往并非單獨取決于單個資產的數字特征,同時也取決于資產間的相關性。

Markowitz資產配置模型是在一系列嚴格的假定條件下推導出來的。因此,模型從面世之日起,眾多學者便提出由于模型的假定條件與實際金融環(huán)境存在差異,導致構建的投資組合存在難以理解、對輸入的參數過于敏感、以及估計誤差被放大等問題。

(二)Black_Litterman資產配置模型

在高盛銀行任職的Fischer Black和Robert Litterman于1990年提出了Black_Litterman模型,于1992年又在《金融分析》期刊上對Black-Litterman模型作了詳細說明。他們將Markowitz的均值-方差模型最優(yōu)化理論和bayesian估計相結合,并且基于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以及夏普提出的逆最優(yōu)化理論建立了Black_Litterman資產配置模型。在國外理論界,Bevan和Winkelmann,He、Litterman,Satchell和Scowcroft、Drobetz都對Black-Litterman模型做了進一步的完善,并對國際資產配置做了實證分析。在實際投資運作中,很多大型投資機構將Black-Litterman模型運用在全球資產配置中,并已取得了豐厚收益。

Markowitz的均值-方差模型模型的主要投入要素為預期報酬率及方差。投資者必須利用長期的歷史資料,提出對投資組合所有的預期報酬率的看法,而這些看法皆為100%的信心水準,Black和Littermam認為投資者的看法在實際情況下,很難達到完全預測正確。在Black-Litterman資產配置模型中,投資者可以將自己的觀點和對這種觀點的信心程度量化并輸入模型中。

Black-Litterman資產配置模型的另一大優(yōu)點在于它的輸入是非常具有彈性的。投資者可以輸入對某些資產預期收益的一種觀點或者幾種觀點,也可以不輸入任何觀點。這樣就減少了投資人觀點設定的隨意性。需要指出的是,因為模型加入了主觀觀念,使模型的估計變得相對復雜。這也成為現(xiàn)階段該模型研究的主要方向。

以市場均衡為先驗知識,使用bayesian框架將先驗知識與主觀觀點矩陣融合起來,得到后驗分布,其中:

其中,τ表示的是資本資產模型的不確定性度量,當τ趨近于0時,Black-Litterman計算出的權重將趨近于市場均衡權重;Σ代表各資產超額收益的協(xié)方差矩陣;Π表示隱含均衡收益向量,Π=δΣωeq,δ為風險規(guī)避系數,ωeq為市場基準配置權重向量。P是一個K×N維矩陣,每一行代表投資者的一個觀點對應的相關資產的權重,相對觀點的權重和為0,絕對觀點的權重和為1;Q是一個K×1維向量,分別對應于P矩陣中的每個觀點的期望收益;Ω是一個K×K維對角矩陣,表示投資者對每個觀點的信心程度。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投資者對三個資產的主觀觀點是:資產1的收益率被高估了2%,資產2的收益率會比資產3的收益率低3%,他對自己這兩個觀點的信心程度分別是w11和w22。那么,對應的P、Q、Ω分別為:

運用Black-Litterman資產配置模型,投資者可以輸入關于任何投資類別的任意數量的觀點,并與市場均衡狀態(tài)相結合,輸出最優(yōu)投資組合權重和預期收益。

本文致力于尋求一種更具普適性的,更易于量化的得到投資人觀點矩陣(即得到P、Q、Ω)的方法,即基于網絡文本挖掘的市場情緒度量方法。

二、基于網絡爬蟲的文本挖掘算法

本章闡述基于網絡爬蟲技術得到傳統(tǒng)Black_Litterman資產配置模型觀點矩陣以及置信度矩陣的方法。

(一)數據源的選擇

本文旨在使用網絡上的市場情緒作為分析依據,得到Black_ Litterman模型觀點矩陣以及置信度矩陣。那么必然對要分析的新聞文本具有一定要求,需要慎重選擇文本來源。文本來源選擇的是否適當,將直接關系到black_litterman模型的輸入,進而左右模型整體效果。數據源的選擇既要符合文本挖掘技術數據源的一般性要求,也要符合金融新聞類市場情緒文本的特殊性要求。筆者認為,至少需要具有全面行、權威行、和實效性。全面性保證得到的市場情緒可以代表多數人的觀點,減小偏差;權威性保證觀點來源于金融專業(yè)知識相對完備、經驗相對豐富的分析師,而且他們的觀點將會通過多種途徑傳播,進而影響大眾觀點,成為大眾情緒;實效性保證情緒文本的及時性,減少滯后偏差。

鑒于此,本文選擇“搜狐證券―研究報告―行業(yè)研究”(網址:http:///hyyj/) 中的新聞標題短文本作為研究對象。它來源于各知名券商研究報告或者權威報刊,根據行業(yè)分類進行過整理,新聞標題短文本后給出了新聞時間,符合全面行、權威行、和實效性準則。

(二)網絡爬蟲獲取文本

已經選定數據源,接下來使用網絡爬蟲技術抓取網頁上的新聞標題短文本。網絡爬蟲(Network Spider),是一種按照預先給定的規(guī)則,在運行中自動地抓取萬維網信息的程序或者腳本。它將一個網頁URL作為起始,讀取此頁面內容,并通過此頁面上的超級鏈接作為線索找到另一個或多個與之有關聯(lián)的網頁。重復此操作,遍歷網絡頁面,依次將其文本和URL存入到網頁數據庫中。

爬蟲基本工作流程如下:

Step1.選取種子URL;

Step2.將這些URL放入待抓取URL隊列;

Step3.將URL隊列中對應的網頁內容抓取下來,存儲到已抓取網頁庫中,并將這些URL放到已抓取URL隊列中;

Step4.對已經抓取到的URL隊列中的URL進行分析,試圖從中分析出待抽取的新URL,將這些URL放入待抓取的URL隊列,從而進入下一次循環(huán)。

使用網絡爬蟲技術,以網址:http:///hyyj/ 作為起始URL,抓取此URL對應頁面的HTML文本,存入文本文件中。其中除所需新聞短文本標題外,還包含了大量的HTML標記,以及非新聞標題短文本以外的文字類信息,需要將其過濾掉。使用XPath與正則表達式技術,通過分析DOM結構,使用正則表達式定位到具置。

(三)中文分詞

通過網絡爬蟲抓取得到待處理文本之后,需要對其進行中文分詞。中文分詞包括三類算法:基于字符串匹配的分詞;基于理解的分詞;基于統(tǒng)計的分詞。將一個中文句子進行拆分,從一個句子中解析出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這樣做的目的是:拆分出的名詞部分,可作為本條文本的對象詞,匹配數據庫中的申萬行業(yè)類別表,從而得到這條文本是描述的哪個行業(yè)的市場情緒的;拆分出的形容詞(副詞)部分,可作為本條文本的情緒詞,匹配數據庫中的通過調研得到的情感極性詞極性表,從而得到這條文本是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以及情緒的強弱程度。

本文使用中科天璣的ICTCLAS詞法分析系統(tǒng),由張華平博士歷經多年開發(fā)研制,開源,并提供了多種開發(fā)語言接口,包括C/C++/C#、Java、Python、Hadoop等,可以用于對需要進行分析處理的文本做初始分詞。具體算法分為三個步驟,即原子切分;找出所有可能的原子間組詞方案;N-最短路徑選擇算法。各步驟的具體算法在ICTCLAS詞法分析系統(tǒng)主頁http:/// docs可以得到。

例如,將“房地產業(yè):房產稅謠言四起,樓市溫和上行”進行分詞,效果如圖1所示。

將結果匹配數據庫中的申萬行業(yè)表和情感極性表。以“房地產業(yè):房產稅謠言四起,樓市溫和上行”為例:得到這條文本是表述“房地產”行業(yè)市場情緒的;“謠言”是負極性詞,極性強度是-1,“上”是正極性詞,情感極性是+2,故而這條文本的綜合情感是正極性的,綜合情感極性是+1。

由于中文反義句多以“反義詞+形容詞(副詞)”的形式出現(xiàn),需設計否定詞處理模塊,當遇到否定詞(如“不”,“沒”,“別”,“非”,“無”,“未”,“反”等)時,這個否定詞的作用對象取它后面最鄰近的一個情感極性詞,將其極性取反處理。

(四)構建觀點矩陣及觀點置信度矩陣

以上是為了得到Black-Litterman資產配置模型中的P、Q、Ω,其中P代表了觀點與觀點對應資產的匹配關系,分為絕對收益和相對收益兩種、Q代表了對應于P矩陣中的每個觀點的期望收益、Ω代表了對每個觀點的信心程度。

至此,得到了Black-Litterman資產配置模型的輸入矩陣P、Q、Ω。

三、實證研究

在國內A股申萬一級行業(yè)間使用本文所提PSM_Black_Litterman模型進行實證分析。設兩組對照,以市值為權重進行資產配置;使用傳統(tǒng)Markowitz資產配置模型得到的權重進行資產配置。

(一)數據

從申萬一級行業(yè)28個分類中,選擇相關系數較小的13個行業(yè);選擇自2010年2月至2015年1月61個月的行業(yè)指數數據,以及各行業(yè)類別中所含流通股市值,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這樣共13*61個樣本內數據。樣本外取自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進行實證分析。

(二)市場情緒P、Q、Ω

在本文應用背景下的P為N×N單位矩陣,可不再做計算;Q為N×1維向量,設第i種行業(yè)類別對應的分量為Qi,Ω為N×N維對角矩陣,設第i種行業(yè)類別對應的分量為Ωii。當月數據由上月數據計算得到,見表1。

(三)PSM_Black_Litterman模型效果分析

使用上一小節(jié)得到的P、Q、Ω矩陣數據,計算各行業(yè)類別的最優(yōu)資本權重,即由PSM_Black_Litterman模型得到的資本權重,記為WA;另外,由流通市值計算而得的權重記為WB;由Markowitz資產配置模型計算而得的權重記為WC。并計算當按照這樣的權重進行投資時的組合月度收益率。當月權重由上月數據計算得到。增加不許做空限制。見表2。

根據三種方式得到的行業(yè)配置權重WA、WB、WC,計算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共計11個月各自收益情況如下表所示。見表3和表4。

可見,使用由Markowitz資產配置模型計算得到的權重WC為依據進行行業(yè)配置,在收益率均值、幾何收益率角度,優(yōu)于由流通市值計算而得的權重WB為依據進行的資產配置;但方差效果卻劣于它。而使用本文所提PSM_Black_Litterman模型,利用由網絡熱點新聞作為權重調節(jié)方式得到的權重WA進行資產配置,其收益率均值、方差、幾何收益率均優(yōu)于傳統(tǒng)Markowitz模型,同時優(yōu)于由流通市值計算而得的權重WB為依據進行的資產配置。

四、結論

Black_Litterman模型的關鍵問題之一是需要輸入分析師觀點,本文通過網絡爬蟲技術,抓取門戶網站內的相關行業(yè)情緒,使用文本挖掘技術,提出一種將市場情緒量化為Black_Litterman模型所需P、Q、Ω矩陣的方法,由此提出一種PSM_Black_Litterman(public sentiment mining Black_Litterman)模型。通過實證分析,該模型可有效提高資產配置的平均收益率與幾何收益率,并減小方差。在后續(xù)的研究中,筆者希望通過過濾無效新聞、擴充情感詞庫等方法,致力于進一步提高模型效果。

參考文獻

[1]H.Markowitz.1952.PORTFOLIO SELECTION[J].JOURNAL OF FINANCE,7(1):77-91.

[2]溫琪.金融市場資產選擇與配置策略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

[3]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柯曉.Black-Litterman模型的初步介紹及應用[N].上海證券報,2008-12-10007.

[4]E.C.B.Bekaert G,Harvey C R,et.1998.al.Distrib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merging market returns and asset allocation[J].Journal Portfolio Management,24(2):102-116.

[5]S.S.S.A.2000.demystification of the Black-Litterman model:managing quantitative and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J].Journal of Asset management,1(2):138-150.

[6]D.W.2001.How to avoid pitfalls in portfolio optimization?putting the Black-Litterman approach at work[J].Financial Markets Portfolio Managemen,15(1):59-75.

[7]韓正宇.現(xiàn)資組合理論述評[J].經濟研究參考,2013,60:53-61.

[8]孫立偉,何國輝,吳禮發(fā).網絡爬蟲技術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15:4112-4115.

[9]王強,武港山.對XPath模式定位能力的擴充[J].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2001,06:674-678.

[10]周程遠.中文自動分詞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華東師范大學,2010.

[11]張華平,劉群.基于N-最短路徑方法的中文詞語粗分模型[J].中文信息學報,2002,05:1-7.

篇4

[關鍵詞] 護理模式;老年高血壓;焦慮;抑郁;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09-0066-02

高血壓是老年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常會導致老年人嚴重充血性心衰、冠心病、動脈瘤等嚴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疾病[1],常由多種原因導致,如常多食高鈉食物、退伍后不運動導致體內脂肪堆積的向心性肥胖、動脈粥樣硬化等?;颊叱1憩F(xiàn)為頭暈、血壓波動較大,而且常會由于患有高血壓而致其他臟器受累,進而導致心肌梗死、腎功不全等并發(fā)癥。根據對患者不同的護理方式觀察患者療效情況。不同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患者病情的康復,焦慮和抑郁是兩個最為主要的因素[2]。因此,在此類患者入院療養(yǎng)期間,護理工作尤為重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的300例患者(納入標準:均無其他器官重大原發(fā)性疾病和精神病史)均來自本院榮軍科,入院療養(yǎng)時間從2010年6月~2012年6月,其中男288例,女12例,年齡65~90歲,平均(73.1±5.2)歲,病程為15個月~5年,平均病程為(3.2±1.5)年,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均為150例,調查患者政治及社會環(huán)境、人際關系、生理和心理因素。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傳統(tǒng)護理模式,利用簡單的設備對患者檢測體溫、呼吸、脈搏、血壓等。治療組患者采取精心護理,高血壓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及家庭子女的忽視難免會使患者有孤獨、焦慮的情緒產生,作為護士應面帶微笑,介紹認識各位主管醫(yī)生,并使患者互相熟悉,消除陌生感,有助于防止患者焦慮、抑郁的情緒產生。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外,對患者普及一定的健康教育知識,如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規(guī)律、飲食注意事項,多吃清淡食物、蔬菜水果,少吃辛辣、肉、蛋白含量較高的食物,多鍛煉,忌煙忌酒,少生氣。調整好自己的日常生活,白天按時服藥,多讀書、看報、運動,適當午睡,時間盡量不要超過20~30 min,這樣可以保證夜間的睡眠,防止由于夜間失眠導致的血壓波動。由于患者多為退伍老年人,應注意安全問題,戶外運動時應有醫(yī)護人員或其他療養(yǎng)人員的陪同,防止意外摔傷。此外,應用藥物治療高血壓,目前主要的抗高血壓藥物有利尿劑、β受體阻斷劑、鈣通道阻滯劑等,患者在服用藥物時應遵循醫(yī)生囑咐,嚴禁過量,醫(yī)生在囑咐時語氣委婉,把服藥的目的解釋明白,避免患者對于服用藥物的誤解。

1.3 評分標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3 討論

老年高血壓患者需終生服藥,長期服藥和血壓的起伏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也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4]。大量研究結果顯示,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在不同程度上均患有情緒障礙,此時抑郁的發(fā)生對患者高血壓及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轉歸起著決定性作用,然而單純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情緒的調節(jié),往往對降壓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在患者降壓后實施精心護理,可達到較好的效果[5]。本文就老年高血壓患者在不同的護理后情緒及生活質量的變化作出報告分析。

根據SAS、SDS評分可知,高血壓患者較正常老年人差異明顯,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有所不同,治療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均較高,且治療組患者在心理情緒及人際關系等方面較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由表2可以看出入院護理治療后,患者抑郁程度明顯減輕,且有130例患者抑郁癥狀完全好轉,恢復正常。

隨著近年來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社會向老齡化發(fā)展,使老年高血壓患病率亦呈上升趨勢,然而逐漸提高的意識導致患者對高血壓產生恐懼不安、焦慮等[6,7]。若高血壓患者早期不進行治療,發(fā)生發(fā)展為3級高血壓,焦慮心理加重,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大大增加患者死亡率,因此臨床上醫(yī)護人員對老年高血壓心理的變化及生活質量的變化可以在疾病發(fā)生早期提前做好預防[8]。同時要多與他們談心,鼓勵他們多鍛煉、少飲酒抽煙,增強患者自我保健的能力,從而提高護理的質量,更有利于保持患者的樂觀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徐穆娣,占美蓮. 老年高血壓120例心理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32-33.

[2] 張魯英,隋向梅. 智能反饋型音樂放松系統(tǒng)治療老年高血壓伴抑郁焦慮情緒32例分析[J]. 醫(yī)藥前沿,2012,2(2):218.

[3] 金斌,向愛華,唐國洪. 綜合治療老年高血壓病伴負性情緒障礙患者的療效[J]. 內蒙古中醫(yī)藥,2010,2(12):102-103.

[4] 李志新,張保利. 北京市某社區(qū)老年高血壓人群抑郁和焦慮狀況的研究[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21):2481-2483.

[5] 肖一妙,何敏,喻麗珂. 老年高血壓伴焦慮情緒患者的綜合治療[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13(23):65.

[6] 郝鳳杰. 護理干預改善老年人高血壓伴抑郁患者生活質量的臨床觀察[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8(13):165-167.

[7] 關念紅,程敏鋒,王相蘭,等. 心理干預對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12(16):202-204.

篇5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7-221-02

隨著我國老齡化步伐的加快和生活壓力的增大,抑郁癥的發(fā)病率逐漸增高[1]。對于改善抑郁癥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質量,減少患者的復發(fā)率意義重大。本研究對30例抑郁癥患者實施延續(xù)性護理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以201612--20178我院收治60例抑郁癥的者,隨機分為A組和B組,各30例,A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18~60歲,病程2~11個月,平均54±15個月。B組男13例,女17例,年齡19~60歲,病程2~15個月,平均62±23個月。兩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納入:

(1)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和診斷標準第3版抑郁癥的診斷標準,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項評分≥18分;(2)抑郁癥狀持續(xù)2周以上;(3)無系統(tǒng)疾病、無藥物濫用史及過敏史;(4)無腦部器質性病變;患者其家屬均知情同意。

12方法兩組的藥物治療方法相同,B組出院后不進行干預,A組采用延續(xù)性護理干預模式。

121成立延續(xù)性護理小組由病區(qū)護士長、管床醫(yī)生和責任護士各1名,組成延續(xù)性護理小組。小組成立后,由主治醫(yī)師對所有小組成員進行專業(yè)指導和培訓,內容包括干預專業(yè)知識和評定量表標準指導語,培訓合格后可實施護理。內容包括患者一般資料、相關疾病預防及治療指導、自我護理要點、病區(qū)聯(lián)系電話、??漆t(yī)生介紹及坐診時間等。同時根據患者的能力,制定出院后的連續(xù)性護理計劃。全面督察延續(xù)性護理的結果。

122延續(xù)性護理的內容出院前:出院前1周,開展小群體健康教育課程,要求1名患者家屬在在場。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抑郁癥的發(fā)病原因、癥狀、病程、結局、危險因素、復況,正確的對待患者。出院前3d發(fā)放《精神病患者家庭健康教育手冊》,并了解患者對出院指導的掌握情況以及理解情況。隨訪、督促患者用藥、對患者的心理護理、組織社區(qū)病因聯(lián)系。

13評價指標在兩組納入研究后2個月進行護理方法的效果評價,對兩組進行抑郁療效、負性心理以及生活質量的比較。其中(1)負性情緒采用焦慮、抑郁評分進行評價,焦慮、抑郁評分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抑郁量表判定療效判定標準為[5]:治療6周后抑郁評分的減分率在80%以上為痊愈,60%~79%為顯著進步,30%~59%為有效,

14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SPSS 150 軟件,計量資料、計數資料(x±s)、頻數表示,統(tǒng)計學方法分別采用t、x2檢驗,P

2結果

21兩組療效及負性情緒的比較A組、B組痊愈21例、17例,顯著進步5例、6例,進步3例、6例,無效1例、1例,總有效率為867%、767%。兩組的療效具有有差異(P005)。A組隨訪時的焦慮和抑郁評分均低于B組,有差異(P

22兩組生活質量比較隨訪時,A組在生活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關系領域等生活質量方面的評分均高于B組,有差異(P

3討論

篇6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這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的兩首著名的詩篇,一個以其浪漫,清新,飄逸刻在讀者的心版上,一個以絲絲淡愁與哀傷,流瀉到世人的心田。這就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和戴望舒的《雨巷》。這兩優(yōu)美的抒情詩,字句組合奇特,意象鮮明,詩境凄美。流傳至今,而現(xiàn)實生活中兩位詩人的情愛故事更是讓世人津津樂道,唏噓不已。

1931年11月19日,一架由南京飛往北平的客機,在初冬的寒風里,在濟南的上空失事,年僅三十六歲的一代詩哲徐志摩,就這樣地化做了一片云飛向了天國。徐志摩的死震驚了當時的文壇,悼念文章一時間雪片般普天而來。尤其是程靖宇的《詩人最多未亡人》中的描寫更是讓人感慨。

“在行禮之時,有一個全身穿孝,左右須用兩名健婦才攙得住的希臘雕刻型的美婦人,哭得成了個淚人兒,直往地下倒去,亂碰亂撞,恨不得立即死去就好的。看官,你們猜她是小曼嗎?錯啦!她就是梁大少奶奶,林徽音女士?!?/p>

徐志摩一生最愛的女性有三個人,一個是原配夫人張幼儀,另外兩個就是林徽音和陸小曼。與林徽音的戀愛更是峰回路轉,如泣如訴,就如林徽音的詩《笑》的“那是笑——詩的笑,畫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意韻無窮,回味不盡,也如林徽音對徐志摩的哭,令人千腸百結,黯然神傷。

徐志摩為林徽音離了婚,可是林徽音卻嫁給了梁啟超的長子,大建筑家梁思成。失去了被徐志摩稱為“唯一靈魂之伴侶”林徽音不久,徐志摩傾間又轉舵追求風華絕代的有夫之婦陸小曼,徐志摩的不顧一切鬧成了轟動當時整個社會的桃色大新聞,最后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然而婚后,二人生活并不美滿,生活奢侈的陸小曼,讓徐志摩的生活陷入了窘迫,疲憊中,此時,徐志摩又成了林徽音家的長客,向這“唯一靈魂之伴侶”傾述苦惱。林徽音給了他無盡的精神的撫慰。徐志摩離開后,梁思成從濟南帶回一塊飛機殘骸給林徽音,掛在臥室的墻上作為紀念。可見彼此之情之深。

作為二十世紀20年代的象征派詩人的代表戴望舒,他的代表作《雨巷》似乎是坎坷人生路的寫照,雨中獨行徘徊在狹長曲折的巷弄,是崎嶇人生的寫照,躑躅獨行,彷徨徘徊,是理想與自我現(xiàn)實的追求。尋尋覓覓,期期盼盼,希望遇見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多么地哀愁與凄婉?

丁香在仲春開花,分紫,白兩種顏色,芳香而不輕佻,娟好可易凋謝,象征著美麗,高潔,柔弱,愁怨,凄美。從古至今很多的詩人都對丁香寄于了傷春心結,最著名的要屬李商隱的《代贈二首》中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倍魍嬗枚∠愕念伾⒎曳?,憂愁來描述他心目中的姑娘,又加上了雨,更多了一層朦朧迷離的彩霧,讓人回味無盡。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凄迷,又惆悵

她靜靜地走近

走進,又投出

嘆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詩人心目中的理想是多么地惆悵迷茫,多么難以琢磨,而又疏忽即逝!

寫著這么美好詩的戴望舒,他的情愛人生卻是悲劇的。戴望舒不像徐志摩這片可愛的云彩,“身軀是頎長的,臉兒也是長長的,額角則高而廣,皮膚白皙,鼻子頗大,嘴亦稍闊,但搭配在一起,卻異常的和諧。”(蘇雪林《我所認識的詩人徐志摩》),他體形也高大,但一臉的麻子,長相毫無詩人的氣質,二十幾歲就成名,一度愛上了好友施蟄存的妹妹施絳年,末獲青睞,又改追穆時英的妹妹穆麗娟,苦苦追求,甚至以自殺要俠,終于結婚,但穆麗娟并不愛他,抗戰(zhàn)后期,穆麗娟心有別屬。戴望舒再三挽留,也沒挽回春心,甚至以服毒方式傾訴衷腸與堅貞,但穆麗娟絲毫不被打動,堅決與其離婚,從此后,戴望舒只好獨自撐著油紙傘,在人生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終于于1950年2月8日病死在協(xié)和醫(yī)院。

我是天空一片云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失了蹤影

徐志摩的《偶然》更讓我們會把他想成是天空一道絢爛的長虹,浪漫熱情,他崇尚愛與自由,如他的《想飛》的散文的描述,他一直在飛,在情感的世界也是如斯,甚至于濫情泛愛。他是最有魅力的朋友,最佳的情人,但不是理想的丈夫。這大概是林徽音沒有和他結合的原因。

而今人們談到了徐志摩和林徽音總為他們沒有最終結合而惋惜,其實想想依著徐志摩的長著翅膀地追求自己愛,即使折斷了也在所不惜的性情,他們的結合怎么就能是美麗而異彩飛揚的呢?

所以還是"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地來;

我輕輕地揮一揮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篇7

徐志摩于1897年生于浙江海寧縣硤石鎮(zhèn),現(xiàn)代著名詩人、散文家。青年時曾在國內外眾多知名學府就讀,深受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的影響,這就促使他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上對詩歌給予更全面、深入的認識和發(fā)揮,為其以后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為新月社的發(fā)起人及成員之一,他在早期深受聞一多等人的創(chuàng)作影響,大體遵循了格律的體式進行創(chuàng)作,但是徐志摩并沒有囿于格律的束縛。他熱切追求“愛”、“自由”和“美”,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這與他那活潑好動、瀟灑空靈的個性及不受羈絆的才華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形成了徐志摩詩歌特有的飛動飄逸的藝術風格。徐志摩在詩歌中真摯地抒發(fā)著性靈,追求著個性解放,他的詩歌特別是其中影響最大的抒情詩,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平,突出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

一、構思精巧,意象新穎

《再別康橋》中,面對康橋周圍的諸多美景,徐志摩卻著力描寫了康河中的青荇、柔波及河畔的金柳。這本是一首別母校的詩歌,但是卻通過描寫其他事物來側面表達自己對母校的依依惜別之情,這不僅不是欠缺對母校的愛與不舍的表現(xiàn),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愛得太深,才不忍正面面對這一現(xiàn)實:面對即將別離的母校,依依惜別的心緒溢滿心胸,導致詩人不愿正視這一現(xiàn)實,更不愿正面描寫本不愿遠離卻又不得不揮手別離的母校,于是選擇了用一一狀寫與母校相關的事物的方法一方面表達著對母校的愛戀,而另一方面則用來平緩內心的不舍與痛苦。在《她是睡著了》中,詩人以豐富的想象,臨摹意中人的睡態(tài),用“白蓮”、“琴弦”等富有詩意的物象,營造出美妙的意境。《沙揚娜拉》中的意象則是一朵不勝嬌羞的水蓮,用以狀寫日本女郎溫柔多情的神態(tài),貼切傳神?!秼雰骸酚卯a婦對嬰兒的企望象征地表現(xiàn)了作者對資產階級理想的向往。而在《先生!先生!》中用“一個單布褂的女孩”追趕飛車乞討的畫面,刻畫出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痛苦?!堆┗ǖ目鞓贰芬辉?,詩人以“雪花”自稱,用飛揚的雪花的意象,巧妙地傳達了執(zhí)著追求真摯愛情和美好理想的心聲?!遏淅浯涞囊埂分袑扇酥g的關系想成“殘紅”,迎風飄落,寧愿是“叫人踩”后“變泥”,而不希望維持這“半死不活”的狀態(tài)。其中包含了反對封建倫理道德,要求個性解放的積極因素在其中。

二、韻律和諧,富于音樂美

徐志摩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常常使用重疊、反復、排比的手法?!对賱e康橋》在開始的短短四行中,三次反復使用“輕輕的”,造成纏綿中不乏輕快的韻律,在節(jié)奏感之外給詩增添了一種音樂上的旋律?!堆┗ǖ目鞓贰吩诿恳还?jié)的最后一行都對“飛揚”或“消溶”進行反復,增添了悠揚、輕柔的韻律。而在音節(jié)運用方面,徐志摩借用了西洋押韻的方法:“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再別康橋》)與“草上的露珠兒,顆顆是透明的水晶球,新歸來的燕兒,在舊巢里呢喃個不休”(《草上的露珠兒》)運用的是交韻。而“青布棉襖,黑布棉套,頭毛半禿,齒牙半耗;肩挨肩的坐落在陽光暖暖的窗前,畏葸的,呢喃的,像一對寒天的老燕;”(《古怪的世界》)使用的是隨韻?!芭?,散發(fā)的女郎,你為什么彷徨,在這冷清的海上?女郎,回家吧,女郎!”(《海韻》)則運用了抱韻。

三、章法整飭,同時又靈活多樣

在徐志摩的詩中,有一類是比較整飭的方塊形,講求句式、字數的整齊劃一,如《云游》、《康橋再會吧》,這些詩中每一行的字數大體都相同,比較整齊,而還有一類則是運用退格,造成一種參差錯落的美感,章法上變得靈活多樣,例如《再別康橋》、《偶然》。他的詩雖是以四行一節(jié)式居多,但從整體上看,節(jié)式、章法、句法等都各有變化,能夠做到既講究詩形而又能不為其束縛,整飭中有變化,使詩歌呈現(xiàn)出靈活多樣的體式。在《雪花的快樂》中,每節(jié)前4行都很整齊,大抵每行均為9個字,而第5行則使用了重疊反復?!对賱e康橋》中每節(jié)4行,隔行押韻;一、三行稍短,大抵6個字,二、四行稍長,大抵8個字;詩行呈現(xiàn)出有規(guī)律地長短錯落,而從整體上看又是大段整齊、勻稱的樣貌。相較于《愛的靈感》長達96句的長篇巨制,《翡冷翠的一夜》共74行,而《沙揚娜拉》只有5行,《火車擒住軌》一節(jié)更是僅2行。這些詩足見其句法、章法的變化多端。

四、文辭豐富,富于想象力。

篇8

偶然①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關于該詩的寫作目的,人們認為是寫給林徽因的。事實上的確如此。林徽因本人也是知道的,其子梁從誡曾說過這事,“母親告訴過我們,徐志摩那首著名的小詩《偶然》是寫給她的,而另一首《你去》,徐也在信中說明是為她而寫的?!雹谟喙庵姓f“這(《偶然》)該是一首情詩,寫的是有緣的邂逅,無緣的結合,片時的驚喜,無限的惘然。”③“(《偶然》)生動形象地傳達有緣相會又無緣同行的人際實情,是剎那的感悟,也是千古彌新的常理。”④《偶然》詩中蘊含著普世的人生際遇哲理,使人讀來心有所戚戚焉。

從內容上來看,《偶然》像是一封勸別告白書,是“我”對“你”的勸解。“我”只是偶爾投影在“你”波心的一片云,隨風而動,轉眼就不見蹤跡;“你”“我”相遇只是一場很偶然的邂逅,“你”“我”各有各的方向,雖有交匯時互放的光亮,然而相會后分開也是必然的。通過兩個譬喻,勸說“你”要放棄對“我”的執(zhí)著追求。但若據此說成是徐志摩對林徽因的勸解,這顯然是與實際情況不符合的。從徐林二人實際的情感歷程來說,是徐志摩對林徽因情感的不放棄,并不是林徽因對徐志摩感情的不放棄。從他們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林徽因心歸梁思成,無意于徐志摩。詩的實際內容應該是林徽因給徐志摩做出的勸解。這就陷入了矛盾:這首詩明明是徐志摩寫給林徽因的,內容上又怎么會是林徽因對徐志摩的勸解呢?有沒有調和這種矛盾的可能性呢?有,融合這種矛盾的辦法就在于詩歌的表現(xiàn)方式――代言體的運用。

代言體,即指詩人代人設辭,假托他人的身份、口吻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即作者設身處地地代詩中的抒情主人公述事說情,同時詩中的抒情主人公又反過來的用委婉曲折的方式代詩歌作者抒懷言情。大多數的代言詩是男詩人“代”詩中的抒情女主人公“言”?!按泽w”,作為一種詩歌的創(chuàng)作模式與表現(xiàn)方式,源遠流長。屈原的《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等篇就有明顯的代言性質。后世歷代都有代言體詩歌作品傳世。李軍在《“代言體”辨識》一文中總結出代言體詩的五個特征:其一, “代言體”詩多在標題中注明“代……”,有的詩標題雖然沒有“代”字,從內容上來說也屬于代言體詩。其二,“代言體”多采用第一人稱的寫法,多用“奴”“妾”等來自稱,有時詩中出現(xiàn)諸如“君”、“郎”等言談對象的第二人稱,亦可認為運用的是第一人稱。其三,詩人是完全站在詩中抒情主人公的立場、角度上,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心境、口吻、語氣來言情述事。其四,詩人在“代”詩中的抒情主人公“言”,也是詩中的抒情主人公在“代”作者“言”。其五, “代言體”詩多采用“敘述”、“言說”、“訴說”的表達方式,或者是人物的心靈獨白,即直接抒寫詩中主人公之眼中所見,耳中所聞、腦中所思、心中所感。⑤徐志摩的詩歌創(chuàng)作從一開始就是運用了代言體的表現(xiàn)方式。徐志摩現(xiàn)存的第一首詩作是《草上的露珠兒》⑥,作于1921年11月23日,收在他詩集第二篇的位置上。

草上的露珠兒

顆顆是透明的水晶球,

新歸來的燕兒

在舊巢里呢喃個不休;

詩人喲!可不是春至人間

還不開放你

創(chuàng)造的噴泉,

嗤嗤!吐不盡南山北山的[瑜,

灑不完東海西海的瓊珠,

融和琴瑟簫笙的音韻,

飲餐星辰日月的光明!

……

詩人喲!

你是時代精神的先覺者喲!

你是思想藝術的集成者喲!

你是人天之際的創(chuàng)造者喲!

……

你是精神困窮的慈善翁,

你展覽真善美的萬丈虹,

你居住在真生命的最高峰!

作品模擬燕兒的口吻“呢喃個不休”,對話詩人,“詩人喲!可不是春至人間”;勸說詩人開放“創(chuàng)造的噴泉”,準備“歌吟的漁舟”;稱贊詩人是“時代精神的先覺者”“集成者”“創(chuàng)造者”。詩歌通過燕兒來代己言,抒寫詩人情懷。這是徐志摩代言體創(chuàng)作的詩歌練習。雖然他原先是學習經濟學的,要做中國的漢密爾頓,但是他接受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和西方詩歌影響契合了他的詩人氣質,三者者相互融合,蘊育發(fā)展,在一個恰當的時間里,他就現(xiàn)出了他詩人的本質。

不過,徐志摩的代言體練習并不是從詩歌開始的,而是從寫情書開始的。徐志摩的情書模擬練習是在和林徽因之父林長民通信時進行的。1920年11月16日,徐志摩拜訪林長民,⑦二人志趣相投,互相引為知己。他們二人玩過一場互通“情書”的游戲。徐志摩在劍橋讀書,林長民經常外出,他們商量著如何相互通信。在通信中,徐志摩扮一個有夫之婦,林長民扮一個有婦之夫,雙方假設在這樣不自由的境況中互相愛戀,在書信中互訴衷腸。⑧玩這種模擬戀愛游戲的想法是如何產生的,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場書信模擬戀愛游戲中,使還不是詩人的徐志摩有了思維上的模擬仿寫訓練,掌握了女性的寫作口吻,在語言模擬表達技巧得到了很好的訓練,奠定了他從“她”的角度來進行詩歌抒寫的表達基礎,也使他在無意識中接受了中國詩歌的代言傳統(tǒng),并在游戲中將這一手法運用地嫻熟無痕。這個訓練對于他以后的詩歌寫作影響甚大,不少作品都運用了代言體的表現(xiàn)手法。

《偶然》即是徐志摩運用代言體的表現(xiàn)手法,模擬林徽因的口吻創(chuàng)作出來的一首勸別詩,以林徽因的口吻來勸誡自己要放棄對她的感情。詩中的“我”當指林徽因,“你”則為詩人自己,“投影在你的波心”當是指二人的康橋相遇,林徽因隨父留學英倫,她出現(xiàn)在徐志摩的生活中在林徽因看來純屬偶然。“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應該是指二人在康橋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在康橋,林徽因被動地陷入到了徐志摩的情感世界里,二人開始了一段戀愛。但當林徽因沉靜下來之后,面對真實的自己時,從徐志摩已有家室、自己庶出的家庭出身和童年的家庭痛苦經歷等現(xiàn)實出發(fā),林徽因選擇了退出,中斷留學,隨父回國,不辭而別。這給徐志摩造成了情感上的永遠的痛,形成了他的康橋情結,促使他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以康橋為主題的作品。詩歌在規(guī)勸的同時,也通過假想的方式給出了林徽因當年康橋不辭而別的答案:你我的康橋相遇不過是一場偶然,你我都有既定的方向。你有家室在身,我和梁家思成已有口頭婚約,你我方向不同,雖有交匯時的光亮,但終究還是會分開的,所以“最好你忘掉”。你不必再苦苦追問,再三追求。我的離開是必然的,不辭而別對你來說雖然非常突兀,無論突然與否,“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都沒有必要放在心上。

在詩人和林徽因二人的情感糾葛中,盡管遭到了林徽因的一次又一次的拒絕,詩人自己還是不愿意放棄的這段情感。如何把這一心意告訴她呢?就以這樣的方式來告訴林徽因,你不用勸的,我是不會放棄的。通過這樣的代言寫法,揣測“她”的想法,窺探“她”內心真實的感情,表現(xiàn)出詩人對“她”的了如指掌,對“她”的用情真摯。顯然,這真摯也打動了林徽因,她讀出了詩人的本意,也承認詩作是為她而寫的。

從代言體的角度解讀出來的詩意,與林徽因之語意也是非常合拍的。“徐志摩當時愛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可我其實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樣一個人?!雹徇@是林徽因勸誡徐志摩放棄的根本原因。“這幾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著,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實上太不可能。也許那就是我不夠愛他的緣故,也就是我愛我現(xiàn)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確證。志摩也承認過這話?!雹饬只找蛘J為她和徐志摩二人之間的關系是不可能的,所以,面對徐志摩一次次情感的進攻,她總是選擇規(guī)避。費慰梅之語也是可以為之作證的,“徐志摩對她的熱情并沒有引起同等的反應。他闖進她的生活是一項重大的冒險。但這并沒有引得她脫離她家里為她選擇的未來的道路。”???林徽因認為自己有既定的生活道路,與徐志摩的生活道路并不融合。這是林徽因規(guī)勸徐志摩的又一原因。

綜上,《偶然》一詩是徐志摩假借林徽因之口吻寫成的,對詩人所作的情感分別勸誡。同時,該詩也有自答的意義。當年林徽因在康橋不辭而別,成為詩人內心深處無法忘記的痛。對于她離開的原因,也一直是詩人一生追問的主題?!凹热淮泽w的要義在于代人言心,以心靈的眼睛去透視一個隱忍難言的內在世界,那么在詩人與代言對象之間就存在著一個心靈對流的內摹仿過程。”???在《偶然》中,詩人通過自己的想象,摹仿“她”的內心世界,假借林徽因之口對當年康橋的不辭而別作了一個解釋,你我道路不同,所以,我選擇離開。算是對徐志摩多年執(zhí)著追尋的一個答案。代言體的運用,解決了《偶然》寫作者、寫作對象和內容理解上的存在矛盾,也使該詩成為了詩人非常著名的作品之一。

參考文獻

①⑥韓石山:《徐志摩全集第四卷?詩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期第308頁。

②田時雨:《一個真實的林徽因》,東方出版社,2004年第116頁。

③余光中:《說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中華活頁文選(高一版)》,2009年第8期。

④魏 超:《天籟自是境界――〈再別康橋〉意韻新探》,《名作欣賞》,2009年第8期。

⑤李 軍:《“代言體”辨識》,《鄂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第7-10頁。

⑦⑧⑩???張清平:《林徽因傳》,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4、24、22頁。

⑨高 偉:《文學翻譯家徐志摩研究》,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篇9

關鍵詞:長慶油田;資金集中管理模式;結算中心管理模式

一、資金運營背景和長慶油田現(xiàn)狀

1999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經過重組,將核心業(yè)務剝離,成立了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4月,“中國石油”在香港和紐約上市成功,使中國石油股份公司迅速轉變?yōu)楝F(xiàn)代企業(yè)制度下的新型石油企業(yè)。與此同時,原長慶石油勘探局劃分為核心業(yè)務和非核心業(yè)務兩個部分,由同一個企業(yè)法人變成了兩個不同的經濟主體和核算主體,由以前的內部分工協(xié)作變成了關聯(lián)交易關系。同時,勘探局和油田公司的業(yè)務范圍、內外部經營環(huán)境條件、經營機制等也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與之相適應,資金結算和資金預算的主體、方式、會計處理辦法以及運作程序等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在重組上市后,股份公司建立起了新的財務管理體制,突出強調了“三個集中管理”(即資金集中管理、債務集中管理、投資集中管理)的新思路,不僅突出了資金管理在財務管理的核心地位,而且也體現(xiàn)了“財務集權管理”的發(fā)展趨勢,與此同時,長慶油田分公司在資金管理方面也有了較大的改變,經過多年的實踐和不斷完善,建立起與新體制相適應的一套完整、高效的資金集中管理體制。資金管理的重點要放在資金效益和資金安全方面。油田公司管理層及財務資產處通過網絡對公司的資金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jiān)控,達到全面管理、嚴格監(jiān)控、安全運行的目的。

二、資金集中管理模式

企業(yè)實施資金集中管理主要采用結算中心、內部銀行、財務公司三種模式:結算中心模式是根據集團財務管理和控制的需要在集團內部成立計算中心。專門負責母公司、子公司及其他成員企業(yè)現(xiàn)金收付及往來業(yè)務款項結算的財務職能機構。結算中心集中管理各成員企業(yè)的現(xiàn)金收入,統(tǒng)一撥付各成員企業(yè)結算業(yè)務所需要的貨幣資金,統(tǒng)一對外籌資,辦理各成員企業(yè)之間的往來結算等,特征是“收支兩條線”。內部銀行模式主要是在結算中心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它又增加了內部融資信貸職能,內部銀行引進商業(yè)銀行的信貸、結算、監(jiān)督、調控、信息反饋職能,發(fā)揮計劃、組織、協(xié)調作用,并成為企業(yè)和下屬單位的經濟往來結算中心、信貸管理中心、貨幣資金的信息反饋中心。

三、長慶油田采用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的主要內容

長慶油田采用的結算中心管理模式,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賬戶集中管理

賬戶集中管理的實現(xiàn)方式是通過選定簽約銀行來實現(xiàn)。這種方式對于各單位自行選擇開戶銀行這種現(xiàn)象避免了,對銀行的資信狀況和服務能力存在的開戶風險也避免了。采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統(tǒng)一選定簽約的銀行。油田公司將逐步實行資金的高度集中管理,對于個別地理位置偏遠,目前不便集中管理的單位,可以暫時保留限額戶,但是隨著管理手段的逐步更新,一旦條件成熟,將取消限額開戶,實現(xiàn)資金完全集中管理。

對于總部借助銀行先進的網絡平臺,賬戶集中管理對其有促進作用,并且還實現(xiàn)了實時監(jiān)控、分級查詢下屬單位銀行賬戶信息,同時也可以隨時查詢所有下級企業(yè)賬戶信息,從而使得資金的收付結存、結算資金流向等情況能夠很好的掌握,并且為加強經濟業(yè)務的管理和控制創(chuàng)造了條件,進一步使得資金的安全得到更好的維護。

2、資金計劃管理

財務集中管理的核心是資金預算。資金預算是資金運行的準繩,集中管理后,借助中油FMIS6.0預算管理子系統(tǒng),對資金預算進行專門控制,增加了預警功能。集中管理后,資金預算的報批、運行、分析和監(jiān)控全部由系統(tǒng)自動執(zhí)行。基層單位上報預算、經資金結算部審核之后,由財務資產處根據資金情況進行預算的批復、維護和封存。如果各責任中心要進行預算調整,必須逐級報批,最終由財務資產處維護和解封。境內生產經營單位對人民幣資金使用技術的編制是根據生產經營情況來進行的,而外匯資金用款技術是境外業(yè)務單位根據生產經營計劃編制出來的,資金計劃經過長慶油田總部審核后上報給集團公司,從而有利于集團公司對外匯資金能夠統(tǒng)籌安排。

3、現(xiàn)金集中管理

現(xiàn)金集中是資金集中管理的表現(xiàn)形式,實現(xiàn)了融資權集中,銀行賬戶集中,現(xiàn)金管理才能有效實施?,F(xiàn)金管理理想的狀態(tài)是將全球資金集中到一個資金池統(tǒng)一管理,各海內外經營單位將閑置現(xiàn)金匯到統(tǒng)一的主賬戶,主賬戶將集中現(xiàn)金在各集中經營單位調劑余缺,統(tǒng)一分配使用。目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通過中油財務公司建立現(xiàn)金集中平臺,設置了境內外匯資金池、境外外匯資金池。資金管理的重點要放在資金效益和資金安全方面。油田公司管理層及財務資產處通過網絡對公司的資金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jiān)控,達到全面管理、嚴格監(jiān)控、安全運行的目的。

結算中心主要是長慶油田人民幣資金集中的主要依托。在長慶油田資金結算中心開設的收入和支出賬戶都是在制定銀行中進行,所屬單位內部結算賬戶的開設在結算中心中進行。

四、結語

資金管理是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的核心,而長慶油田的資金管理體系是需要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進行完善的,資金集中管理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它能夠更加合理的配置資金,從而能夠使得資金使用效率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成華:淺談企業(yè)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方法[J],科協(xié)論壇(下半月),2007,(01).

篇10

二讀詩題,讀出信息。有了很好的背景鋪墊,筆者引領學生們去讀詩歌的題目,讓孩子們說一說題目中的信息。學生指出題目中的“別”字告訴我們這是一首離別詩,筆者告訴學生在我國的詩歌王國中有很多的離別詩,于是我們一起收集古典詩歌中的離別詩并大聲誦讀。筆者告訴學生離別在許多古詩人的筆下特別沉重,對于古人來說離別是一件凄凄慘慘的事情,從而為感受徐志摩先生《再別康橋》淡淡的離愁做鋪墊。筆者告訴學生無論解讀什么樣的文章,題目總是會提供給我們很多信息,我們要學會解讀文章的題目,詩歌也不例外。在筆者將近一年的訓練下,學生們解讀題目的能力大大增強,從《再別康橋》中他們讀出了這是一首離別詩歌,告別的是一個地方,不是人,與一般的離別詩歌不同,而且詩人是第二次告別康橋,應該是故地重游的感受。

三讀詩歌,讀出基調。一首詩歌,通過初步的誦讀,學生能夠初步感知詩歌的基調,這是來正確解讀詩歌意境的必要鋪墊,于是筆者設計了本課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三讀詩歌,讀出基調。筆者一向喜歡給學生范讀,教學《再別康橋》時,筆者將鋼琴曲《秋日私語》作為背景音樂朗誦該詩。學生聽時能初步從筆者舒緩、低沉的語調中,在輕柔、和諧的樂曲中領悟到本首抒情詩歌的基調,那一份淡淡的哀愁似乎快要走進學生的心靈。

四讀詩歌,賞析意象。一首優(yōu)秀詩歌的誕生離不開意象,筆者一次次地告訴孩子們,在詩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觀情感的事物就叫意象,而情感也正是從詩歌的意象中體會出來的。讓孩子們初步體會了詩歌的基調后,筆者設計了意象賞讀環(huán)節(jié):“本文在意象的選擇上獨具特色,你知道詩人將離別之情寄托在哪些景物上嗎?借助這些景物詩人為我們營造了關于康橋的哪些畫面?請結合景物特征給它們取個好聽的名字?!边@個提問既讓學生們初步感受新月派詩歌的繪畫美,同時訓練孩子們概括詩歌意象的能力。答案沒有統(tǒng)一性,學生們有發(fā)揮的自由,也樂意去尋找答案。最終學生們的概括都不錯,譬如“揮別云彩圖”“青荇招搖圖”等。學生們的答案告訴筆者,他們已經初步養(yǎng)成了既關注整個詩節(jié)又盡量用文中詞句概括詩歌內容的能力。筆者接著引導孩子們去發(fā)現(xiàn),本首詩歌的意象都很平常,但是詩人之所以寫出了不平常,就因為詩^融^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沒有虛構,沒有過多的矯飾,且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景物,有別于傳統(tǒng)詩歌中寫人的俗套,離愁中多了一份清新、一份自然。這也是這首詩歌膾炙人口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五讀詩歌,感悟情感。感悟意象后,筆者拋出一個問題:“你從第幾小節(jié)哪些詞語哪些句子,讀出詩人什么情感?”有的學生從第一小節(jié)中讀出了詩人離別時的戀戀不舍;有的學生從金柳幻化出的美麗新娘中讀出了無盡的歡喜和眷戀;有的學生從招搖的青荇中讀出了詩人的忘我;有的學生從夢中讀出了詩人內心的隱憂;有的學生從詩人的放歌中讀出了沉醉;有的學生從沉默的夏蟲中讀出了淡淡的哀愁。筆者告訴他們,這就是物我一體的境界。總之,故地重游,詩人心中是無限的眷戀和不舍。但詩人表達這種感情時卻很灑脫,很輕盈,沒有仰天呼號,沒有痛哭流涕,有的只是一份淡淡的哀愁,空靈而輕盈。在學生基本掌握詩歌情感的基礎上,筆者進行了誦讀指導,讓學生學會有感情地讀詩歌,學生跟著音樂讀,效果出奇地好。為了使學生深入了解詩歌中哀愁之淡,筆者還引用了茅盾先生評《再別康橋》情感的一段話:“詩人所詠嘆的,就只是這么一點‘回腸蕩氣’的傷感情緒;我們所能感染的,也只有那么一點微波似的輕煙似的情緒?!?/p>

六讀詩歌,賞析寫法。語文學量閱讀非常有必要,但厚積是為了薄發(fā)。語文能力的提升離不開賞析和寫作,于是在學生了解了詩歌的情感之后,筆者力圖引導學生學習詩人的一些寫作技巧,為自己的寫作和考試作準備。筆者設計了這樣—個問題:“我喜歡哪一小節(jié)或哪一句詩歌,因為這里運用______手法,有______表達效果?!彼麄兒芸煺页隽吮扔?、擬人、反復等修辭,找到了融情人景的手法。在此基礎上介紹了頂真、回環(huán)等修辭手法,講解了詩歌物我一體的境界,引導學生學會欣賞文中的疊詞、動詞、形容詞等,讓學生從各個角度感受詩歌的魅力。

七讀詩歌,感受三美?!对賱e康橋》是現(xiàn)代文學史上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品。欣賞完了該詩的技巧之后,筆者設計了一個七讀詩歌,感受三美的特殊環(huán)節(jié),具體設計如下。1.大家默讀,一賞詩歌的建筑美。筆者告訴學生,詩歌的建筑美是句子的勻稱和句式的整齊。2.學生齊讀,二賞詩歌的音樂美。筆者告訴學生,音樂美是對詩歌的音節(jié)而言的,節(jié)奏、音韻、彈性,都是音樂美的表現(xiàn)。3.學生個別讀,三賞詩歌的繪畫美。筆者讓班級中誦讀好的同學配樂誦讀,并引導孩子們閉上眼睛,想象詩歌中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面,再次感受該詩的繪畫美。

八讀詩歌,力爭言傳。蘇州市中考考試說明雖然沒有明確提出詩歌鑒賞的要求,但是中考出題時還是很重視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考查,2009年中考試題就考查了《再別康橋》的兩條題目。教完《再別康橋》之后,筆者又設計了鑒賞環(huán)節(jié)。在感受中考真題的基礎上,我告訴孩子們詩歌鑒賞對于我們提高語文學習成績的重要性,希望孩子們多背詩歌,多賞詩歌,愛上詩歌。其實這個環(huán)節(jié)筆者大多會讓學生親自創(chuàng)作詩歌。學生的作品盡管稚嫩,但很多時候卻也言之有文,甚至會涌現(xiàn)出一些佳作。

九讀詩歌,厚積薄發(fā)。本課最后用課件展示了林徽因懷念徐志摩的一首詩《你是人間四月天》,讓孩子們一起跟著音樂誦讀。并告訴孩子們,深情緬懷詩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去閱讀他的作品,于是布置課后作業(yè):1.課后讀完徐志摩先生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和徐志摩先生其他的詩歌作品,閱讀新月派詩人聞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人作品,再次感受三美:繪畫美、建筑美、音樂美,推薦作品:徐志摩《偶然》、聞一多《死水》、朱湘《采蓮曲》等;2.課后繼續(xù)搜集離別詩,在抄寫本上抄寫積累,不少于8句。